形势教育专题学习会资料(资料出自网络,略有删改)
应对经济危机
群策群力 勇渡难关
一、要树立信心
市委副书记郑建海在3月的政协座谈会上指出,当前最重要的是政府和企业都要进一步树立信心,要克服盲目乐观和盲目悲观的倾向。温家宝总理说过“四个没改变”,我们要相信乐清企业家有足够的智慧和能力应对这场危机。
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王军说,企业要充分认识危机,但同时更要充满信心。特别是要坚定政府发展的信心、企业投资的信心、居民消费的信心。
二、政府要积极有所作为
市委副书记郑建海在3月的政协座谈会指出,面对金融危机,政府要积极有为。要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加大投资环境优化力度,加大为企业排忧解难的力度,加大项目推进力度,积极扶持企业安全“过冬”。
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王军强调,政府要降低行政支出,研究解决企业融资、人才、土地资源方面的难题,主动为企业服务,创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要确保企业资金链的维系,不能让其断裂。
政协刘云其委员建议政府要为本土优势企业制定解决实际困难的具体措施,特别是科学整合我市建设用地,尽快解决企业工业用地紧缺的问题。当前我市建设用地虽然紧缺,但已批未建、已建未用或已用低产出的情况还相当突出。“政府有关部门制定具体方案,尽快对全市工业用地情况进行一次全面的调查摸底,对不符合建设要求,达不到规定产出率、造成占地荒废的,依据法律法规,收回其使用权,经过有效调整,缓解优势企业用地紧张的局面,进一步支持优势企发展。”
政协陈道荣委员说,在企业积极寻求突破的时候,政府在政策上要给予企业大力的支持,要研究形势,制定出台鼓励企业科技创新和企业所得税减免优惠的相关政策。
政协陈维国委员建议政府加强研究,大胆支持配合。当地银行机构积极与上级银行协调好关系,争取政策倾斜,增加信贷总量,优化授信管理,扩大业务种类,发挥互动效应。努力畅通“政、银、企”协调机制。发挥政府平台优势,畅通银企交流渠道。
政协叶舟委员呼吁政府要做好引导,让乐清企业制造的电器产品不仅能够成为供应全国各地的商品,更要成为乐清建设项目及乐清用户的主要商品。他觉得这是政府帮助企业增强信心的重要举措。
政协陈振江委员建议在房地产开发中必须进行市场化运作,动员我市大型企业财团参股,组建乐清市旧城开发总公司,微利开发,以开发所得资金投入旧城改造。这样既可减轻政府的财政负担,又能美化城市人居环境,促进我市经济的增长。
政协叶玉森委员认为金融机构要进一步加大力度,对风险较小、产业产品良好的企业继续投放贷款,以支撑企业正常运行,解决企业面临资金短缺的情况。
政协程安林委员说,当前柳市大批中小型企业相互杀价,几个龙头企业春节后连续轮番降价,市场刀光剑影、硝烟弥漫,这样势必会降低产品质量,影响乐清低压电器品牌。建议政府引导企业共同应对难关,而不是窝里斗。
三、企业要积极应对
市委副书记郑建海建议企业一定要在拓展市场上下工夫,在整合提升上下工夫,要突出核心产品,把有竞争力的产品做大、做强、做优。同时要在自主创新上下工夫,在管理挖潜上下工夫,力推进精细化的企业管理模式,促进企业发展。
政协陈道荣委员说,在当前的环境下,广大企业家要找准投资方向,积极扩大投资的规模,不要因为害怕金融危机,因噎废食,丧失了扩大生产的大好时机。除此之外,企业还要苦练内功,加强自身的管理,要以这次金融危机为契机,做好企业的开源节流工作。
政协程安林委员说,在不知何时“见底”的金融危机的背景下,我们要坚定信念,积极优化好内部组织结构。在管理上挖潜,提高质量,降低成本,积极学习,练好内功,迎接新一轮机遇的到来。(乐清报综合)
电气行业如何应对金融危机
金融危机大潮袭来之际,柳市正面临怎样的困境,企业该走出一条怎样的道路?值得我们深思。 2月1日,在中国第九届电器文化节暨国际电工产品博览会举办的题为“电气行业如何应对金融危机?”论坛上,围绕国际金融危机对电器行业的冲击和影响,分析电器行业发展的现状及趋势等重大问题,我们倾听了经济学家和企业家的精彩演讲,他们分别从各自不同的角度,分析了金融危机对电器行业的压力和挑战,金融危机对实体经济的影响。见解如此独到的讲演为我们电气行业的发展和今后的化解危机指明了一个方向。
低迷时期更要坚强
浙江省工商联巡视员、浙商研究会名誉会长 郑明治
今天上午离开杭州时我还感觉非常“冷”,一是天气冷,二是金融危机寒气逼人,但柳市这里不但人气很旺,天气也很暖和,完全有一种春天的感觉,春意浓浓,所以我想我们电器行业也一定会率先迎来春天!今天的论坛是在特别的时间、特别的形势下举行的,我们在这里共商电器行业的发展大计因此也有着特别的意义。我认为电器行业的发展一定要看天时、地利、人和。“天时”是指形势和政策,经济形势则不但要看中国,也要看世界。第一要看经济发展的速度,就是我们通常说的GDP增长速度是否合理,是否恰当;第二要看消费价格指数(CPI);第三看就业情况;第四要看政府的收支情况,是否平衡。我这里跟大家重点谈一下经济发展速度、政府的宏观调控政策和民营企业的改革。
经济发展速度
据联合国统计,全世界GDP增长速度正在逐年下降。联合国专门机构有一个对2009年GDP增长形势展望的报告。该报告预测2009年的增长很可能是1%。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做出的预计则只有0.5%,形势是非常严峻的。美国2008年增长速度是1.3%,欧洲、日本、韩国都呈现负增长。在刚刚过去的一个季度美国负增长3.8%,所以非常令人担忧。中国形势又如何呢?2007年为13.6%,2008年为9%,2009年政府预测则是8%,但要达到8%的任务是非常艰巨的。浙江2008年是10%左右,今年预测为9%,也不是很乐观。所以世界经济增长速度是很慢的,是很不容乐观的。 经济增长速度由三个方面决定,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三架马车,即出口、投资和消费。 出口方面,2008年全世界只有4.3%,2009年据预测则为负增长,中国2008年是17.2%,2009年究竟是多少难以预测,浙江省去年20.3%,今年也很难讲。中国去年虽然是17.2%,但四季度只有4.3%,尤其是11月、12月更是出现负增长,根据以往经验形势不容乐观。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时,浙江省的出口是25%,1998年则下降到5%。2009年浙江省究竟能达到多少很难讲,去年虽然达到20.3%,但是有两个负增长,即三分之一出口企业负增长,40%出口商品负增长。还有就是人民币汇率波动比较大,出口问题就更加难以预测。 投资方面小幅增长,有所增长。我国去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5%,总额达到17.2万亿,浙江省比较差,低于全国水平,因为很多人到省外投资而不在浙江投资,今年会有所增长。国家今明两年准备投入4万亿资金拉动内需,我们民营企业究竟能收益多少很难讲。浙江省政府今年投入80个项目,总投资8000亿。 消费方面。相对比较疲软,也很难拉动。去年我们总的来说还是可以的,全国消费达到19.8万亿,比前年有所增长,然而2009年则不行,预计只有11.3%。原因是受到好多因素影响,如股市、房市、就业形势等。 全国工商联对全国200多位知名企业家作过统计,29.8%企业家认为经济危机到2009年年底会见底,38.7%认为到2010年见底,整个趋势是不容乐观的。
政策
看“天时”第二个就是看政策。浙江经济之所以能够繁荣起来一靠机遇,二靠政策。当前的宏观调控政策第一是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银根放松;利息下降,存贷款利息下降;贷款大幅增加。第二是积极的财政政策。增加投资,为什么要有4万亿的投资?搞铁路需要钢材,电网要用我们的高低压电器,所以国家要有积极的财政政策;降税,降税比货币政策还要让企业直接收益。我们都知道,企业所得税去年是33%,今年降到25%;出口退税会增加;第三是优化的产业政策。国家已经出台或准备出台十大重大产业振兴规划。第四劳动用工政策。国家现在出台五缓四减三补两协商政策,用工讲究平稳过渡,执法有度。
民营企业对策
浙江省现在企业比较多,去年一共有68万家企业,新增了7万家,但是注销了3万家,有一批大中型企业关闭,还有330多家企业逃走了。在这里我有五点建议: 一是要坚定信心,保持阳光心态,信心比黄金更重要,信心比什么都重要!如果柳市人败了,温州人怎么办?温州人败了,浙江人怎么办?浙江人败了,中国人怎么办?中国人败了,全世界怎么办?我们有困难,别人的困难更大;我们遇到倒霉事,也许别人比我们更倒霉。因而要有阳光心态,坚定信心。 二是要调整战略,集中力量。原来很多企业没有像样的战略,什么赚钱干什么,投机赚钱,我们一定要有长远的战略,要适度多元化,必要时可收缩战线,以做到断一臂而保全身。 三是要管理好现金流,加强预算管理。怎么样过冬,过冬就要棉袄,棉袄就是现金流。宁可利润少一点,也要有充足的现金流。 四是要坚持创新转型升级。 五是要合作抱团共渡严冬。大家要合作。今天几个电器巨头肩并肩手拉手进入会场,我们的感觉特别好。我用十六个字来概括就是:相互补台,好戏连台;相互拆台,一起垮台。 此外,政府一要提高办事效率,二要为企业减负。遇到危机时,政府应出手相助。依靠我们温州人,依靠我们柳市人、乐清人、浙江人、中国人顽强拼搏的精神,不久的将来,我们必然会迎来美好的春天! 引用陈毅元帅的诗作为结尾:莫道浮云终蔽日,严冬过尽绽春蕾!
危机中寻求成长机遇
人民电器集团
我们的电器文化节到今年已经是第九届了,作为一种历史悠久温州文化呈现在我们面前,它为我们提供了一个交流的平台、沟通的平台、信息的平台。 作为企业家代表,我认为要想闯过金融危机这一关,企业一定要有合理的布局。有些企业是宏观发展,有些企业是微观发展,我个人则认为宏观和微观是一样的。微观也要做好自己的事情,宏观也要做好自己的事情。资金不是越多越好,也不是越少越好,资金应用是一门科学。在中国,国家每隔5~10年就会进行一次经济调控,目的就是在于对前一时期的发展偏差进行纠正。像我们这里企业有时候一周要有两天的断电,这也是调控所致。所以对于我们这些企业一定要重视以下五个方面:一要理解国家的政策基础;二要培养我们的人才基础;三要培养我们核心技术基础;四要培养企业的文化基础;五要培养市场布局基础。只有做到了这些,企业才能更好地发展。 今年的金融危机,又“危”又“机”,危机中我们有机会。实际上,我们有两条路:坚持我们的信心及精神;贯彻企业经营方针。信心和精神比黄金还要重要!
成长三阶段
中小企业的企业成长要经历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资本积累阶段,即人找钱阶段。创业者要有海底捞月的勇气,吃苦耐劳的精神,百折不挠的意志。也就是说,企业初创时期,各方面条件非常艰苦,创业者除具备相当的胆识、见识、学识外,还应有多谋善断、承受风险和化解矛盾的能力,有相互理解、沟通和默契配合的能力,有海底捞金的决心和吃苦耐劳的毅力。敢于在危机四伏的商海中寻找成长的机遇。 第二个阶段是资本运作阶段,即钱找人阶段。商品市场与资本市场接轨,以品牌、诚信、文化、机制、愿景凝聚力量,广揽人才,为事业发展谋求人才优势、技术优势、市场优势。有限的投资,无限的发展,有情的管理,无情的制度,凸显了以人为本的理念。企业不仅要开发产品、市场,更要开发人才、培养人才。 第三个阶段是资本经营阶段,即钱找钱阶段。企业已有一定的品牌效应和规模实力,为寻求超常规发展,要进行人才、信息、技术、市场与品牌资源的五大整合,把有形的资产变成无形的品牌,把无形的品牌变成更多的有形资产。经过长期的资源整合,企业已由无序发展走向了有序治理,人、财、物基本上实现了最佳匹配。企业管理也从“人治”走向了“法治”,各项工作开始步入快车道,市场机遇增多,资金周转速度加快。跨行业发展、多元化结构、无区域经营、全球化战略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有效地规避了经营风险。
温州文化
以前我们讲“发展是第一要素”。邓小平同志更是强调“摸着石头过河”、“白猫黑猫抓住老鼠就是好猫”、“发展是硬道理”。而我们现在讲的则是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有两条路,资本积累只能算是你完成了任务,我们要向资本成长方向去努力,每一个企业都要考虑自身发展的长远问题。只有我们在越好越快避掉重复投资,避掉环境污染,提高品牌附加值,提高市场方向与科学发展观结合起来,才能保护环境、保护地球,才能使全球经济一体化。企业要将微观朝宏观发展,另外宏观又制约微观的经济成长。对于商家而言,危机也面临着商机,尤其是对我们乐清的企业,应该如何出手呢? 这要同我们的温州模式结合起来。温州文化结合了中国五千多年的历史,温州文化结合了欧美改革开放二百多年的文化,温州文化也结合共产党的现代文化,正是这种文化交流形成了如今温州模式。温州人永远不知足!智商、情商、胆商,这三者相加就是温州人的精神要素。温州人十年前要走向全国,十年后则是全国人来到这里向我们取经。我们要走出去,要占领市场、占领资源、占领信息、占领空间,谋求发展,我们不仅要走向全中国,更要走向全世界! 所以我们要变有形于无形、无形变有形,注重产品、注重技术、注重品牌文化,理性整合民营资本。我认为在当今这种经济大环境下,企业只有三条路可以选择:洗牌、转型和收购。 你的企业发展要政策吗?要。 你的企业发展要走出去吗?要。 你的企业发展要品牌吗?要。 你的企业发展要资源整合吗?要。 如今已不再是大鱼吃小鱼的年代,我们必须明确政府是河,银行是水,企业是鱼的道理。只有把这条河建深建大,治理好污染,鱼才能更好地成长。市场经济已转变成大海经济,要大要快,快鱼吃慢鱼,小鱼吃死鱼。所以我希望每一个企业要宏观与微观共同发展,理解政府政策,解放思想。
投资土壤
作为一名符合时代潮流的企业家仅仅看到这些就可以吗?当然不够,环境也至关重要。 第一,自然环境。自然环境要适合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第二,竞争环境。良好的竞争环境可加速企业的发展。 第三,经济环境。要将经济和政策的环境结合起来。纳税是企业发展的第一要素,纳税越多企业越光荣。就业是企业的第二要素,就业越多企业越荣幸。把握国家的法律法规政策是第三要素。第四要素是多元化发展。只能往前赶不能往后退,前面是天堂后面是地狱。民营企业家每一分钟都要有危机感。第五要素是国家政府指明方向,民营企业自主创新,在国际上树立民主的形象。人民币是财富,但真正的财富是朋友遍天下,是纳税、就业,是社会使命。 第四大环境是政策环境。我们在这里投资,政策发展是科学的,经济发展是更科学的。 第五是安全环境。只有环境安全了,才能留住企业家,才能留住人才。
温州经济与新型城市化
中共温州市委副秘书长(市委政策研究室原主任) 谢浩
我们的论坛是在特定的时间、特定的地点、特定的条件下举行的。我们经历了2008年最艰难的时段,在迎来2009年的春天的时候,在中国民营经济发祥地乐清市的柳市镇举办这么一个论坛。记得2002年中央电视台曾做过这样的播报:“民营经济是中国市场经济发展的助推器”。浙江省、温州市、乐清市,这三个梯次概念,反映了民营经济发祥地的意义和影响。因此,在这里举办这样一个电器文化节有其特定的意义。 2008年是重要而艰难的一年,2009年是困难而充满挑战的一年。有“信心2009”的说法。信心只是一种精神力量,精神只有与冷静思考和务实行动力结合,才能焕发出无穷力量。作为一位关注经济发展的学习者,我结合前面几位专家企业家的发言,从宏观、微观还有旁观等各个角度,谈谈如何在新形势下迎接挑战。
金融海啸与中国悖论
经济全球化以后,美国的经济学家没有真正把握经济命脉从而引发了“金融海啸”。这对全世界的经济造成了重大影响,中国不能例外。但是,我这里要讲的却是“中国悖论”。 中国是市场经济的后发国家,市场经济是中国人“迟来的爱”。改革开放以后,中国迎来了市场经济的大潮。经过30年发展,中国的经济社会发生了历史性巨变。今天我们谈论这个问题,主要是:我们在看到中国经济社会取得了巨大发展的同时,必须认知中国的市场、农村、人均GDP状况、宏观经济层面的消费需求、民间的储蓄、金融等因素,与世界发达国家是有明显区别的。特别是中国的金融,与美国那样的运作方式差别更大。所以当金融海啸来袭时,中国受到的冲击不像有些发达国家那么立马见效。加上我们中国特色的市场经济,是将市场这只无形的手和政府这只有形的手灵活巧妙地结合起来运用,显得更加稳定、更有力量,因而我们现在才有能力向其他国家伸出援手。 当然,中国融入经济全球化的步伐也是很大的。有人疑惑:以前中国的经济杠杆诸如准备金率、利息率、汇率等手段稍微进行调整,对经济的影响就很明显。但是2008年我们进行了许多方面连续多次的调整,效果好像就不那么明显了。我的理解,调控手段好比水笼头,松紧变化,控制水流量的大小。当经济动脉与全球接通以后,就像水管接到了全世界,范围更大了,调控手段的效果就会变小。这就是全球化以前的经济调控效果和全球化经济调控效果的区别。我们以前的调整与国际关系不大,现在的调整就不一样了。这就是国际化带来的影响。 温州30年来的发展是悖论中的典型悖论!这可将温州模式与苏南模式做一个简单比较。苏南模式是使用集体经济的力量发展乡镇企业;温州模式主要是依靠民间力量、社会力量、群众力量发展个体私营经济。因此温州改革开放以后的发展过程,用传统的经济学原理往往是很难分析的。正因为这样,温州模式走出了一条非常独特的路径,在特定的历史时期,特定的地理区位和特定的温州文化的作用下,取得了特定的成功。因此,当世界金融风暴对全世界的经济产生很大影响的时候,中国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但是中国依然坚如磐石。温州经受重大考验,但是温州的市场消费和企业发展总体依然稳健。
时代挑战与发展前瞻
以信息化为主要特征的知识经济时代,与传统经济区别很大。这个时代的挑战越来越严峻了。对于我们今后的发展造成非常大的压力。回顾温州发展的30年历程,对于我们进一步思考如何迎接挑战是有意义的。 温州发展的第一个十年,是家庭工业起步阶段。这阶段我们称之为低成本有效启动阶段。这阶段是以“小”为特征的。第二个十年,温州进入第二次创业阶段。该阶段的重心是“质量立市”,企业逐渐上规模上档次,出现了企业联合和区域块状经济。这阶段属于“低小散”还基本能适应的阶段。温州的低小散具有客观性,这是由于温州的起步比较晚,产业层次较低,企业规模较小,这样的状况在改革开放的第二个十年还不能完全摆脱。但是到了第三个十年,区域竞争、产业提升、结构调整的压力日益明显,这时“低小散”的问题就越来越不适应发展的需要了。比如说产业低端、低附加值、品牌打造、国际化、城市化、环境污染等等都呈现了许多新的问题。这个十年,温州到了亟需提升的阶段。 在科学发展观的新时期,在转型提升的新阶段,温州如何面对困难,走出困境?积极的前瞻,就是必须进行产业转型升级,走新型城市化道路,这两点不可忽视,不容错过。
温州精神与转型提升
温州精神一直是温州成功的主要力量。温州精神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敢于创新精神。温州之所以在全国计划经济大场景的背景下能够率先进行市场取向改革,正是由于具有这种敢于创新的精神。善于创新、敢于创新、坚持创新,使温州在那样的环境下走出一条独有的道路,取得了经济的大发展。 二是以人为本精神。温州人是最善于追求真理的。温州的发展,就是温州人解放思想从实际出发,走符合经济发展规律的路子。就是真正的内在的以人为本。 三是与时俱进精神。无论在什么时候,在什么区域,我们看到温州的企业家和广大的经营者,都会自觉做到与时俱进,紧跟时代的步伐,努力前瞻,积极探索,从而及时调整自身,迎接挑战,不断前进。 在当前形势下怎样把温州精神与我们需要做的转型提升相结合呢?有三点建议:一要转型升级。产业要转型、劳动力素质要转型、层次要转型,整个都要提升。原来的产品市场、产品质量、营销方式、管理方式都要进行转型提升。温州市委市政府重视沿海产业带、临港产业、民科基地、大都市建设等,就是转型提升的重大部署。二是扬长避短。客观地讲,温州在区位上并没有优势,它正处于长三角、珠三角沿线的中间段。既接收不到两个三角的强辐射,也很难与其紧密连接。温州没有资源优势。历来有“三少一差”的说法(国家投资少、人均耕地少、可开发资源少、交通条件差)。另外温州也缺乏产业优势,面对国际化产业处于中低端的我们竞争力有限。但是,温州的机制优势、民间(民本)优势和企业家优势也是十分独特的。这些优势的发挥,对于新的历史时期,更是具有现实的力量。三要重塑形象。要真正摆脱温州历史上“低小散”的形象,无论是政府还是民间,是管理者还是企业家、企业经营者,都要不断提高思考力、行动力和表达力,重塑温州新形象。 面对国际化的全球性的严冬,我们没有更多的“冬眠”时间,只有“冬泳”才能锻炼自己,提升自己。善于将亚当斯密和凯恩斯巧妙结合的中国智慧,一定能够使中国在新的世界经济的严峻挑战中,勇立世界发展的潮头。温州不是在偶然性中成功,也绝不会在必然性中失败。温州的发展带有规律性和阶段性,是天时地利人和的结果。勤劳、智慧和善于创新的温州,一定会积极面对发展压力和激烈竞争,转型提升,走向新的成功!
|